国奖风采展|经济管理学院戴嘉毅:学术与实践并重的典范
戴嘉毅 汉族
中共预备党员
经济管理学院
金融工程专业
2022级本科生
曾获吉林省政府奖学金、校长奖学金1次、一等奖学金3次;2024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品牌策划竞赛二等奖、2024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2024年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三等奖、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三等奖;专注学科前沿,围绕经济和教育领域开展研究,发表国家级和国际级期刊论文各1篇,以第一作者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授权1项,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积极投身志愿服务,累计时长超过160小时;曾在“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之一普华永道参加实训,并荣获“优秀营员”称号。现任金贸协会会长。
深耕专业知识
在学业上,我始终将学习视为首要任务,努力在专业知识的海洋中汲取营养。金融工程是一门极具挑战性的学科,它不仅需要扎实的数学和统计基础,还需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严谨的逻辑思维。
为了在学业上取得优异成绩,我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每天坚持早起背单词、阅读专业文献,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我的努力也得到了回报——专业成绩和综合测评成绩分别位列专业第二和第一。在英语学习方面,我通过雅思首考取得了6.5分的成绩,四级首考590分,这不仅为我未来的学术交流和职业发展打开了大门,也让我更加自信地面对国际化的挑战。
创新的舞台
科研和竞赛是我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深知,理论知识的学习只是基础,将所学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才是真正的挑战。因此,我积极参与各类科研项目和竞赛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作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负责人,我带领团队围绕“刷手机对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展开研究。我们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和模型构建,深入探讨了情绪倦怠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并最终将研究成果发表在国家级期刊《美丽中国》上。此外,我还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知网检索的经济学国际级期刊上发表了一篇关于金融衍生品定价的论文。
在竞赛方面,我更是收获颇丰。我曾获得“互联网+”国家级银奖、“挑战杯”国家级铜奖、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国家级三等奖等多项荣誉。2024年,我参加了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创新创业竞赛“精创教育杯”创业模拟赛道、品牌策划大赛以及会计与商业管理案例竞赛全国总决赛,均获得国家级二等奖,这些经历不仅锻炼了我的团队协作能力,也让我对商业实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服务与成长
在学生工作中,我担任学院金贸协会会长,积极协助老师组织各类学术活动和比赛。我深知,金贸协会不仅是一个服务同学的平台,更是一个锻炼自己的舞台。在担任会长期间,我成功组织了多次专业竞赛,为同学们提供了展示自我和提升能力的机会。通过这些活动,我不仅提升了组织协调能力,也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凭借在学生工作中的出色表现,我曾获得校“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
责任与担当
社会实践是我大学生活中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累计时长超过160小时。无论是社区服务、环保行动,还是关爱孤寡老人和贫困儿童,我都全力以赴,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和希望。这些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帮助他人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快乐。
除了志愿服务,我还积极参与实习实践。去年寒假,我在浦发银行担任客户经理助理,深入了解了银行的业务流程和客户服务理念。去年暑假,我参加了普华永道的BI制图实训,我们团队表现优异,获得了优秀团队称号。这些实习经历不仅让我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也让我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砥砺前行
我的人生格言是“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无论是在学业、科研,还是在社会实践和学生工作中,我都用这句话鞭策自己,努力做到最好。
大学三年,是我成长的基石,也是我逐梦的起点。通过不懈的努力,我在学业、科研、学生工作和社会实践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我深知,这些成绩只是我人生旅程中的一个阶段。未来,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奋斗。
致学弟学妹们的话
大学是多元成长的舞台,课堂内外皆可耕耘。愿你们带着“志不求易”的信念,在热爱的领域扎根,在未知的挑战中舒展枝叶,书写独一无二的人生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