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风采

经济管理学院“手拉手·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发布日期:2024-09-27

青春不以山海为远,志愿只向国家未来。经过层层选拔,一批优秀的志愿者脱颖而出。为了响应“四维培养五育进阶成长计划”的号召,2024年9月25日清晨经济管理学院“手拉手·三下乡”出行仪式在西区主教门口举行。志愿者们统一着装,细心检查物资,满怀期待的准备出发。


出发前,王鹏飞副书记鼓励志愿者们珍惜这次活动机会,好好传授知识,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志愿者们也下定决心,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孩子们带去知识与关爱,为乡村教育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启程是奔赴热爱的底色,志愿者们携带希望与温情,奔赴乡村,深入基层。清晨下起了丝丝小雨,纵然有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志愿者们的热情也毫不减退,虽有颠簸,但他们从不埋怨,每个人都怀揣着满腔的热忱和强烈的责任心去进行志愿实践。上午十点,五十余名长春理工大学志愿者到达了吉林省松原市额如乡土城子小学。


进入小学后,志愿者们受到了学校全体师生们的热烈欢迎。首先,大家一同奏国歌升国旗,接着,额如乡中心学校副校长范海峰、土城子小学吕艳霞老师、土城子小学学生代表高靖博、经济管理学院“小老师”代表安桐雨、长春理工大学礼晓宇老师分别进行讲话,并进行了“小老师”的受聘仪式。

414811dba9e946f599cb61732346d8c5.jpg


志愿者们给孩子们分发文具用品,随后分成了三个小组分别在土城子小学、北围子小学、尔娄小学展开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微信截图_20241010001640.png

在充满活力的课堂上,志愿者们为孩子们带来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程,有航天知识、剪纸艺术和心理教育等。在航天知识课上,志愿者们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孩子们讲述了八大行星的概念。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心中的航天梦想也在悄然萌芽;剪纸课上,志愿者们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剪纸技艺,让他们领略到民间艺术的魅力;心理教育课中,志愿者们通过有趣的心理小游戏和互动环节,让孩子们了解情绪,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微信截图_20241010001649.png

课内,志愿者们通过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课外,关心孩子个人成长和心理健康,助力孩子社交能力养成。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全面推动孩子健康成长。

微信截图_20241010001658.png


志愿服务期间,志愿者们与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他们一起学习、玩耍,共同度过了许多难忘的时光。孩子们把志愿者们视为大哥哥大姐姐,向他们倾诉心事,分享快乐。而志愿者们也用真心关爱着孩子们,为他们带来知识、快乐和关爱。

在告别之际,孩子们与志愿者们依依不舍,彼此眼中满是留恋,留下了独属于彼此的珍贵合照。志愿者们承诺,今后会继续关注孩子们的成长,用自己的力量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同时志愿者们祝福孩子们明春葳蕤,前路尽美。

志愿者们与孩子们分别后,来到了松原市大利原生态采摘基地。在采摘园负责人的讲解下,志愿者们了解到了不同作物的生长周期、种植条件以及对土壤、水分和光照等方面的要求。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也增长了农业知识。

微信截图_20241010001724.png


阳光明媚,采摘园里的瓜果蔬菜正值丰收。志愿者们走进果园,品尝着果实的香甜。志愿者们时而俯身采摘,时而抬头欣赏,充分感受着大自然的馈赠,享受着采摘的乐趣。

此次“手拉手·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经管学子不仅展示了他们对教育的热情和对学生的关爱,也向社会传递了一个积极的信号:教育的力量是无穷的,关爱的力量是温暖的。希望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到乡村支教中来,用行动和热情为乡村孩子带去希望和梦想。未来,学院将延续“短期支教,长期扶持”的模式,肩负青年使命,传承奉献精神,持续助力乡村教育事业,为乡村振兴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文案/吴陈红

编辑/朴彩瑛

后期/石颖

摄影/吴陈红 朴彩瑛 石颖

责任编辑/王彬达 姚杰

初审/礼晓宇

复审/王鹏飞

终审/黄志刚

经济管理学院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