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安全指南 | 这份「避坑攻略」请收好!
五一假期将至,无论是奔赴山海、回乡团聚,还是畅享城市周边游,安全永远是快乐旅行的前提!这份超实用安全提示已就位,快收好这份指南,平安开启假期模式~
交通出行:严守交规,平安出发
自驾党:提前检查车辆状况,避免疲劳驾驶!高速行车保持安全车距,切忌随意变道、超速。儿童乘车务必使用安全座椅。
公共交通:乘坐高铁、大巴时,认准正规站点购票,保管好随身行李,警惕“黑车”陷阱。
骑行/步行:遵守交通信号灯,骑行佩戴头盔,夜间出行选择光线明亮路段,避免边走路边刷手机!
游玩安全:尽兴不冒险,快乐加倍
热门景区:提前查询人流高峰,避开拥挤区域。拍照时远离悬崖、水域边缘,避免因“打卡”忽略安全。
水上项目:参与漂流、潜水等活动,务必穿戴合格救生装备,听从教练指导,不擅自进入危险水域。
饮食安全:享受美味,拒绝“病从口入”
街边小吃: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摊位,少吃生冷食物,避免食用变质或未熟透的食品。
聚餐饮酒:适量饮酒,切勿劝酒,酒后不开车!老人、儿童和孕妇谨慎选择刺激性食物。
自备食品:携带零食时注意保质期,户外野餐远离蚊虫密集处,避免食物中毒。
宿舍安全:营造温馨安全小窝
用电规范:不使用违规电器,像热得快、大功率卷发棒等,避免超负荷用电引发火灾。离开宿舍时,务必关闭所有电源,拔掉充电器、台灯等插头,做到“人走电断”。
卫生健康:保持宿舍整洁卫生,定期打扫,及时清理垃圾,防止细菌滋生。注意个人卫生,勤换洗衣物、床单被套。
学习与生活安全:规律作息,安心成长
规律作息:虽然是假期,但也别过度熬夜追剧、打游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既能提升学习效率,也有助于身心健康。
去图书馆、自习室学习时,保管好个人物品,短暂离开时可请邻座同学帮忙照看,或随身携带贵重物品。
运动安全:利用假期适当运动是好事,在操场跑步、打球前,检查好运动装备是否合适,做好热身准备。
进行健身器材锻炼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操作,避免运动损伤。
网络安全:警惕网络诈骗,不要轻易相信网上的兼职信息,如刷单、高薪家教等,很多都是诈骗陷阱。
保护好个人信息,不随意在陌生网站填写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敏感信息。适度上网,避免沉迷网络游戏、网络小说,谨防网络沉迷影响身心健康。
财产与人身安全:警惕细节,防患未然
财物防盗:人多拥挤处(如景区、车站)时刻留意背包、钱包,避免暴露贵重物品,手机不离视线。
信息保护:谨慎连接公共WiFi,不随意扫描陌生二维码,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应急处理:记住当地报警电话(110)、急救电话(120),随身携带常用药品和身份证明。
健康防护:照顾好自己,才能玩得更嗨
天气变化:提前查看目的地天气,备好雨具、防晒用品,根据温度增减衣物,预防感冒。
防蚊防暑:户外活动备好驱蚊液、藿香正气水,避免正午高温时段长时间暴晒。
愿这份指南为你的五一之旅保驾护航!无论去哪儿,平安归来才是最圆满的结局~快转发给同行伙伴,一起快乐出发吧!
文案/于立源
编辑/田宇鑫 刘睿思
责任编辑/王彬达 姚杰
初审/礼晓宇
复审/王鹏飞
终审/黄志刚
经济管理学院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