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新文科(金融类) “长白山大讲堂”在长春理工大学举行
11月12日,由吉林省教育厅主办,长春理工大学和吉林省金融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承办的吉林省新文科(金融类)“长白山大讲堂”隆重举行。
吉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曾繁明,高等教育处一级调研员杨立兴线上参会,长春理工大学校长杨华民、学校教务处、研究生院、人工智能学院主管领导、经济管理学院部分教师和研究生在长春理工大学西校区线下出席了本次大讲堂,来自省内兄弟院校的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共计800余人线上聆听。大讲堂由长春理工大学副校长付跃刚主持。
本次大讲堂以“数智引领·吉聚思享:金融学科建设高端论坛”为主题,邀请来自国内知名高校南开大学、厦门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的顶级金融学科专家共聚云端为吉林省的金融学科发展把脉,为我省高校的金融学科教师带来一场学术盛宴。
吉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曾繁明代表教育厅致辞。他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涵,金融学者要锚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强化金融赋能。在吉林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指引下,吉林省高校要不断探索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端金融人才的路径和解决方案。各高校要注意创新,推动融合发展,着力打磨亮点精品,凝练特色,不断提升我省高校文科人才培养质量。
长春理工大学校长杨华民代表学校致辞,杨校长在讲话中饱含深情的向参会嘉宾介绍了长春理工大学的发展特色,向作报告的四位专家对吉林省和学校的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学校的计算机、人工智能等专业是都是优势特色学科和专业,与金融工程强强联合,必然会为吉林省数智化金融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好的智力支持。
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国家级(特殊人才支持计划)教学名师、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李建军教授
以“金融科技发展与学科前沿问题”为题,结合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科技专业的发展,从学科、专业的不同角度,阐明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将成为金融创新的主要动力源,科技不断改变金融形态、金融模式和金融效率,推动金融理论创新和复合型金融人才培养非常必要。
厦门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金融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应用经济学科评议组成员朱孟楠教授以“金融学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思考”为题,从新时代赋予金融学科建设的新目标入手,深入浅出的分析了新时代高质量建设金融学科的要求,明确提出金融学科和专业建设要有特色、有影响力、有建设机制,要落脚点在课程建设,要将金融文化特色融入课程思政。
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应用经济学科评议组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金融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梁琪教授以“高质量发展、金融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为题,紧扣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内涵,从金融学科建设角度,梳理了建设高质量金融学科的路径。
长春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吉林省长白山领军人才、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省拔尖创新人才(二层次)、吉林省教学名师、三八红旗手张肃教授以“数智化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3x3’模式探索”为题,从时代新势能背景和培养新通路实践两个角度,结合长春理工大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金融工程专业的十二年建设历程,分享了三个向度九大行动的“3x3”数智化金融人才培养的整体解决方案。
在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之际,本次新文科(金融类)“长白山大讲堂”活动紧密围绕二十大报告,探索吉林省新文科背景下金融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方案,为助推吉林省高校更好地建设一流金融学科、培养一流金融人才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启示。